大师讲道 (一)
炫耀和养晦
陈莲笙
炫耀和养晦
陈莲笙
改革开放以后,人民群众在生活上真正得到了实惠,收入增加,于是经常听到一些人的议论,说某地某时,有人大摆筵席,每桌8888元。也看到一些新闻报导,称某些精品名牌,专供大款,一个手表售价高达几十万元,一个钻戒售价高达几百万元云云,照样有人光顾,一销而空,等等,等等。
这些议论和消息,对于我这样的道门中的人,是没有任何意义的,听了只是淡然一笑而已。但是,对于民众却有相当影响,因为它提倡一种炫耀财富,鼓励贪欲,刺激不择手段攫取财富,挥霍财富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准则,具有一定副作用。
这里,我想从“炫耀”和“养晦”关系的角度说点想法。
所谓“炫耀”是就人际关系而言的,也就是对别人的炫耀,生怕人家不知道。当然炫耀,就要有“本钱”,这个本钱,人和人并不一样,有人炫耀权势,有人炫耀地位,有人炫耀才学,有人炫耀金钱,现在社会上较为普遍的则是炫耀财富。就炫耀的人来说,其目的无非是想得到人家的赞扬、歌颂、羡慕,以求得心理自我满足。当然,具有这类心理的人,大多是贫穷够了,压抑久了,一旦口袋里鼓起来,就要求发泄一下长期在贫穷和压抑下受到的煎熬,这是可以理解、可以同情的,而且一旦渲泄满足以后,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会继续象穷人那样省吃俭用,并且收敛起来。但是,如果一个人以追求财富为生活目的,并且以炫耀财富为享乐手段的时候,那就不是为了心理上的自我满足,一而是为了在心理上榨取别人和欺压别人了。这种人在行为上当然也会不择手段的榨取别人和欺压别人。
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三章说,“服文采,带利剑,厌饮食,财货有余,是谓盗夸。盗夸非道也”。意思是说,穿戴华贵,饮食奢侈,使用最贵重的器具,口袋里财富鼓鼓的,都不符合道,也不是有道的人应该做的事。学道的人不是不要财富,生活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里,口袋里没钱是不能吃饭、穿衣和坐船乘车的。但是学道的人应该明白的是财富是天下人共同创造的,因此,应该为天下人共同占有,共同享用。这就是《太平经》里所阐述的“太平”社会的理想, 《太平经》把那些掠夺财富,占为已有的人比喻作米仓里的老鼠,就是说天下的米是天下人共同劳动的成果,批评老鼠不劳动而占有天下的劳动。在当今的社会里,有没有不劳而获的人,不能说没有,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劳动致富,只是劳动的类型不同,有的脑力,有的体力,有的生产,有的销售,有的贩运,这些都是劳动,都应该得到尊重。
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我们值得安慰自己的,值得让别人知道的是我们诚实的劳动,有智慧的劳动,而不是这个劳动的一种成果一财富。 《道德经》的第三十四章说“功成而不名有”,这就是说,我们学道的人追求的应该是“功成”,而不应该是“名有”,事业的成功,目标的达到是主要的,而至于功成以后会“有”些什么,这不是目的,而且不应该放在首位,“少则得,多则惑”。得到的“有”多了,人的本性就会迷惑,方向就会迷惑,道德就会迷惑。至于说,有人拿了“有钱、有车、有房”来炫耀,那就更不屑一顾了。《道德经》第五十八章说到,“是以圣人,方而不割,廉而不刿,直而不肆,光而不耀”。圣人有光辉,那是他的德行和功力自然发出来的,然而圣人却不向人炫耀自己的光辉,这就是“光而不耀”,也就是“养晦”、“韬光”,不仅不向人炫耀,而且要主动地、自觉地收敛自己的光辉,不使耀人眼目。
我以为,首先,之所以有光辉而要韬光养晦”,是因为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。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九章称“治人事天,莫若啬”。啬,不是吝啬,而是收敛的意思,收敛自己的精力、财富和一切耀人眼目的东西,不做天下先的事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地奔成功之路,这样才能获得成功。“以其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喜欢炫耀的人,总喜欢把自己的“小”说成“大”,其结果不仅不能成“大”,连“小”也会葬送。有的人还有一种心理障碍,说过几次谎话便觉得它是真实的。因此,炫耀的人,便会误以为自己是真的百万富翁,天下巨人一样,这种人当然不会有好下场。一旦牛皮截穿,剩下的就什么也没有了。而不炫耀的人、韬光养晦的人,就可以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,做出成绩,取得成果,最终“成其大”。所以,“养晦”有它的思想基础,就是道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,其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其次,之所以有光辉而要“韬光养晦”,是因为为了防止旁人的妒意和谋害。不论是权势、地位、才学,或者是财富,人间社会中人与人都不一样,这种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越来越大。把有能力和有财富的人剥夺了,使其同无能力和无财富的人一样,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是弊大于利的。因此,差距是客观存在的、合法合理的。但是,人与人对此的态度并不一样,有人承认,有人发奋,有人拼搏,也有人妒意,有人眼馋,有的就挺而走险,企图把别人的能力和财富据为已有。在这种社会环境里炫耀自己就只能把自己暴露在明处,使自己丧失保护自己的能力。有时听到有人遭到暴力抢劫,其原因之一就是戴着贵重的首饰,被人砍了手指,拉坏耳垂,撕破衣服,或者在公共场合露出钱包,被人盯住,到人烟稀少,遭到暗算。其结果都是被害,而其原因之一就是自己的炫耀。
其三,之所以有光辉而要“韬光养晦”,也是因为为了培养有独立能力的下一代。现在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,因此孩子受到宠爱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多,受到家庭生活的影响也深刻而复杂得多。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炫耀,孩子就既是,第一个接受炫耀的对象,又会回头以父母的炫耀作为资本去向别的孩子炫耀。过去孩子中间有比谁家父母干部级别高的,如今又有比谁家钱多,房子大,条件好的。于是,就必然在下一代中养成一种依靠父母、贪图享受、不劳而获的坏习惯,最后成为没有出息的一代。这种结果,无疑都不是做家长的所希望的,而究其根源,也是在做父母爱炫耀这一点上。 有的人认为致富而不炫耀是一种两面派,因此“韬光养晦”是一种两面派的哲学。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实在离开“圣人”差得太远了。《道德经》说过“光而不耀”这明明是一面派,怎么能理解为两面派。在人间社会里,有权有势,有地位,有方向,乃至有钱,既然“有”,那必然自身就会有“光”,《道德经》并没有要我们掩饰这个“光”,不使其有“光”,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个“光”,处理这个“光';,也就是说“光”照人间是个客观事实,焦点才于不使光“耀”人眼目,误人误己,坏了最高的学道的目标。因此,这是一面派的哲学、至人的崇高哲学。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。只有那些明明没有“光”却要拚命炫耀,或者只有小‘光”而要炫耀为大“光”的人,那才是不折不扣的两面派。因为那是主观和客观是相分裂的,对人和对已是两面的。
那么,怎样才能做到“光而不耀”呢?
我以为除了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势地位、才学、财富以外,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社会、为他人多做好事、善事,更不要去榨取、剥夺和残害别人。有权的人多想着为国为民使用权力,有势的人不利用手中之势为自己家庭谋取私利,有才学的人一心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做出贡献,有钱的人在个人致富的同时,多为还处于贫穷阶段的地区和人民谋利益,多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加基金,多为鳏寡孤独、残疾人谋取福利,多在庙里烧香祈愿做些功德,这些都能使自己更加充实,“光而不耀”,有助于自己事业的成功、品格的高尚、家庭的平安、子女的成长和晚年的充实幸福。
《道德经》第七十章里说得好,“知我者希,则我贵矣。是以圣人,被褐怀玉”。我希望天下有玉的人越来越多,“被褐怀玉”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来源:《上海道教》 1994年第2期; <道教月刊 2009 一月期>